疫情冲击下,猫眼盈利背后的焦虑

  在连续亏损六年后,猫眼终于在2019年迎来了首次年度盈利。财报显示,得益于猫眼对标阿里大文娱的“全文娱产业”战略转型,其2019年盈利4.6亿元。

  但在疫情冲击下,电影院等密闭式休闲场所无法营业,也让背靠电影产业链的猫眼陷入困境,刚爬出亏损泥潭,似乎又要陷下去。

  猫眼转型背后的“危与机”

  成立以来,猫眼以票务收入为主,营收构成较为单一,基本依靠线下场景来盈利。极光大数据显示,电影演出在线票务App中,用户偏好第一名为阿里“淘票票”,紧随其后的是大麦,第三名才是猫眼。

  目前来看,猫眼流量来源于股东腾讯、美团、光线流量倾斜和资金扶持,这导致用户分流后猫眼几乎没有留存在自有App上。据招股书,猫眼自有渠道月活用户仅5.1%。

  为拓宽盈利路径,猫眼不得不寻求转型。在2019年赴港上市时,猫眼CEO郑志昊宣布调整公司战略目标,由票务平台升级为对标阿里大文娱的综合文娱平台,从产品、数据、营销和资金等领域入手,布局全文娱产业链。

  “猫眼产品平台对应内容,主要依托猫眼宣发系统猫眼通和场馆租赁平台场馆通,前者从电影产业链上游的制作宣发深入,后者从电影产业链下游的院线放映着手”,一位猫眼人士介绍。

  除了在线票务领域面临“淘票票”、“大麦网”两大竞争对手,猫眼所处的文娱产业竞争更为激烈,阿里大文娱、爱奇艺“苹果园生态”、字节跳动等都是猫眼在战略转型后直面的竞争对手。

  郑志昊在战略升级发布会上提出,将联手腾讯启动“腾猫联盟”,打造电影行业宣发体系。有业内人士认为,此举意味着猫眼将与腾讯展开更深度的合作来对标阿里大文娱,而腾讯加入也为猫眼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。

  从业绩来看,猫眼战略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。财报显示,2019年猫眼营收42.7亿,同比增长13.6%,全年盈利4.6亿;在线票务业务收入由2018年的60.6%下降至54.6%,内容服务、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升,分别达到32.7%和13.3%。

  不过,在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时,猫眼面临更多挑战。

  “多元化内容布局,给猫眼营收增加多种可能,与更多平台产生竞争”,互联网分析师钱皓认为,在线票务市场触及天花板,自有流量占比过低,而文娱产业竞争激烈,猫眼亟待突破困局。

  疫情之下,猫眼再次盈利难度加大

  今年以来,疫情对整个文娱产业冲击巨大。郑志昊公开表示,行业整体有压力,但线下企业由于租金等固定成本原因,压力尤其大。“唇亡齿寒,线下实体企业的生存问题如果不能解决,将对整个文娱产业格局的健康带来巨大影响。”

  如今,疫情尚未结束,电影院等密闭式休闲场所无法营业,对影视行业造成的影响难以估量。对于猫眼来说,其一季度收入势必将面临较大损失,继续保持盈利的难度将加大。

 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,全文娱战略会进一步刺激猫眼的资金需求,并且随着猫眼在电影制作领域的加码,持续盈利或许对猫眼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  相关资料显示,猫眼与全国近一万家影院展开合作,在130个城市商圈布局100万个曝光点位。重资本投入下,成本也随之增加。受疫情影响,猫眼在线下布局的无法开展,也将在财报中体现,据中金公司测算,猫眼2020年收入将同比下降24%,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降40%。

  除此之外,突然其来的疫情也对其持续盈利产生影响。相关资料显示,猫眼春节档退票金额超2亿元,整体收益也出现下滑。据透镜社报告,疫情期间,猫眼在线票务和内容服务(发行宣传和出品)收入几乎降至为0。

  疫情下催生出宅经济”,让院线电影转战网播,成为新趋势,文娱产业新变革或重构传统影视行业格局,将对猫眼带来一定影响。

 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办公室主任刘正山表示,疫情之后,互联网科技资本与企业将加快对传统影视产业格局的重构,新的电影制作方式、发行与放映模式及盈利模式将不断涌现。

  这意味着,文娱产业将迎来重大变革,而票务平台、院线公司等作为文娱产业的关键一环,需要面临全新挑战。

  对尚未摆脱流量依赖的猫眼来说,短期内无法像阿里大文娱一样实现各板块协同发展。钱皓认为,“电影行业下行,疫情冲击下的猫眼能否成功对抗阿里大文娱,再次盈利,还需时间来证明。”

  热门新闻

  游戏业务没落、创始人辞职,昆仑万维未来增长潜力不明

  中海上海缓慢前行,吞“苦果”利润王冠摇摇欲坠

  3

  互联网医疗盈利有望:医保为首诊买单,落地尚存难度

  阅 50.5w

  4

  教育公司春招热:筑台置黄金,良才无处寻

  阅 77.9w

  5

  碧桂园服务0.84亿收保险经纪牌照,拟借业主资源蓄力布局家庭社区保险